奈良,是遷都京都前的政治與文化中心,所以彌漫著濃濃的古老氣息,有著許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蹟、古墳群,而我們因為看了日劇-鹿男與美麗的奈良,對劇中的古蹟、景色、鹿群都深感興趣,想看看大佛的樣子,想看看野生的鹿,所以在我們自由行的第三天一早,就從京都搭JR前往奈良,去看看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。
    奈良站左前方就是通往興福寺的奈良街,因為還很早,路上行人不多,街上的商店也大都還沒開始營業,路上安安靜靜的,走起來可說是種享受;沿著街道往上走,就會看到猿澤池,據說天氣好的時候會有曬烏龜的景象,只是今天的天氣陰陰的,看不到就是了。

    從猿澤池對面的樓梯往上就會看到南圓堂了,南圓堂是興福寺的一部份,為一種八角圓堂,與其相對應的還有北圓堂,在這裡要特別介紹一種瓢簞小槌,有點像萬花筒 ,但它的裡面是觀音菩薩神像喔!這麼特別的東西當然要買來當紀念!興福寺是由藤原一族所建,因其勢力的擴張,興福寺的規模也隨之擴大,但後來受到戰爭、火災的影響,只剩下目前的建築,連五重塔也曾經被賣出;奈良的五重塔僅次於京都東寺的五重塔,是日本的第二高塔,目前的樣子是遭火災燒毀後重建的,而一旁是供奉著藥師如來和文殊菩薩的東金堂。

日本的神明都有各自的使者,像是伏見稻荷神社的使者是狐狸,出雲大社的使者是蛇,而鹿則成了奈良的代表,在萬成目學的鹿男一書中,鹿也成了主角之,因受到卑彌呼所託,千年來皆擔任著鎮壓大鯰魚的重責大任,以避免地震的發生,可見鹿在奈良的神聖地位;以前的鹿都是在動物園看到的,而在這裡第一次看到了野生鹿,感覺很不一樣,好像和古蹟默默的有了融合,似乎少了其一,奈良就會少一股味道;這裡的鹿或走或臥都是一派悠閒樣,絲毫不受到干擾,有時的專注表情像在思考,而有時那種眼珠圓滾滾、溼潤潤的樣子則是超級無辜,你可以和牠們近距離的拍照,甚至是摸一摸(鹿毛摸起來軟軟的,挺舒服的),牠們都不會有什麼大反應,這種樣子不知道該說是不怕人勒還是不想理人;不過,如果你拿著鹿仙貝,情況可就不一樣了,鹿群馬上會圍過來搶食,而且就算你的仙貝沒了還是會圍著你轉,看看是否還有東西餵牠,還真是古靈精怪的。

   從東金堂一旁的小路經過奈良國立博物館就可以通往東大寺,途中可以坐在長椅上,欣賞博物新館的建築,享受奈良古都的寧靜(因為當時遊客還很少),會有一種心靈的解放,這就是旅行的好處吧!東大寺由信奉佛教的聖武天皇建立,曾因火災地震而毀損,後來才又重建,目前的規模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二,但仍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,而且,因爲是建在當時首都平城京以東,所以被稱作東大寺,既然有東大寺,也就會有西大寺的存在,西大寺以「大茶盛」的活動聞名,主要是人們使用特大的茶碗共同飲茶,不過,我們這次的奈良行並沒有參觀西大寺的安排,主要以東大寺附近的景點為主。

    由於是新年期間,來東大寺參拜的人很多,不只是國外的遊客,還有不少當地的日本旅行團;從入口處進去的兩旁都是賣和鹿相關產品的商店,有可愛造型的鹿玩偶、也有穿著鹿裝的卡通人物吊飾,此外,還有很多小吃攤販,像廟會一樣的熱鬧;一路走進去沒有了商店、沒有了攤販,倒是有越來越多的鹿,有的站在一旁看著遊客,有的圍在遊客身邊吃著鹿仙貝,好不熱鬧。沿著南大門進去,買票後就可以進入大佛殿,裡面供奉著15以上的奈良大佛-盧舍那佛,親眼所見時的那種強烈震撼感,真的是難以言喻;佛的左邊是虛空藏菩薩,右邊是如意輪觀世音菩薩,所有在大佛殿裡所見都只能用來巨大形容。    

    參觀完東大寺後的下一個景點便是附近的春日大社,由於已經是中午了,來參拜的人更是多到不行,從入口的參拜道一路進去,所見就是一排又一排的石燈籠和絡繹不絕的人潮,這些石燈籠是由當時參拜者所奉獻的,2月和8月的時候,會被點燃變成萬燈籠,這也是春日大社的特色之一喔!春日大社主要供奉著四個神靈,相傳其中的「武甕槌命」是騎著白鹿到此,之後鹿便成了春日大社的使者; 好不容易進入社內,卻因參拜的人太多,沒能好好的拍照、參觀,晃一晃後就出來了,不過離開擁擠的人群還真有鬆一口氣的感覺。要認識奈良,只用一天的時間實在不夠,除了興福寺、東大寺、春日大社,還有很多古蹟値得參觀,想從二月堂眺望奈良市區,想看看平城宮遺跡,也想參加若草山燒山祭,以及嚮往的大和古道,下次還要再找個時間來奈良多待幾天。


東金堂

東金堂與五重塔


東大寺

15以上的奈良盧舍那大佛

參拜的大殿處,人多到不行,在後方丟錢幣的還會砸到前方人的頭

超可愛的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